【必备】二胎助孕的心酸经历,怀二胎比头胎更辛苦的原因

孕诚育儿网 · 2024-02-25 18:12:00 · 1153人浏览

【必备】二胎助孕的心酸经历,怀二胎比头胎更辛苦的原因

原标题:过来人:生二胎比头胎更辛苦,没做好三项准备可能要遭不少罪

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许多抱着“儿女双全”愿望的家庭都行动起来了,准备给大宝添个伴儿。

但很多宝妈都以为,有过一次生育经验后,二胎就会轻松许多, 如果抱着这种想法,真正怀上二宝后你会崩溃的。

因为,过来人才知道,怀二胎比头胎更遭罪,这可不仅仅是孕期护理这么简单。

二胎助孕有哪些心酸?

群里有位宝妈今天跟我们抱怨,说一胎是个助孕,二胎希望能有个女宝,辛苦备孕许久,终于怀上了二胎,家里人都很高兴。

但这几个月以来,她却感觉生活 根本不像原本预想的那么顺利。

怀头胎时,家里人都是百般小心地照顾,生怕她不舒服,到了二胎虽然也很用心,但不像原来那么仔细,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有经验,不必再那么小心翼翼的。

当时她也没太在意,毕竟怀头胎时被当“瓷娃娃”般照顾,她也有很大压力,现在这样反而轻松不少。

但当月份渐大,肚子也越来越大,妊娠反应更严重,她和家人诉苦时大家不再像从前那样理解和关切她,因为毕竟是二胎了,都觉得不是大事。

加上大宝也要照顾,有时婆婆的处理方式让她觉得很不科学, 家庭矛盾反而添了不少。

怀二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她自己在照顾自己,不知道二宝出生后会是个什么状况,估计到时候忙得连脚都离不了地,想想就觉得焦虑。

二胎的辛苦胜过头胎,这真的是经验之谈。

为何怀二胎更辛苦?

1、孕期受到的关注低于头胎时

孕妇在怀比较好的胎时,所受到的关注是较高的,就像我们说的“十个月的女王”,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生怕哪里照顾不周会出问题,小心翼翼的。

但怀二胎时,所有人包括宝爸在内,都会觉得孕妇已经有经验了,自己懂得照顾自己, 对助孕的关注度自然降低。

孕期因激素原因本就敏感,这更会令她产生心理落差,因此与头胎相比会更加疲惫与辛苦。

2、二胎很可能是高龄产子

一般来说,二宝和大宝会差个三、五岁左右,很多产妇生二胎时已过了较佳生育时期,身体素质不如头胎时。

多数助孕怀大宝时因为年轻身体素质好,可以正常工作及生活,怀孕带来的影响不算太大。

但二胎时许多都过了三十岁 ,身体机能下降,精力也跟不上,妊娠反应更为严重,有时无法同时兼顾工作与生活。

3、还要看护宝宝,压力很大

生大宝时,全家人都助忙,宝妈也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但怀二胎时还要照顾大宝,这需要宝妈花费更多精力。

大宝年龄大一些的,此时已有五六岁了,要每日面对他的淘气贪玩,还要辅导学业, 这是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疲劳。

4、物质压力

生活的压力会随着二宝的来临倍增,为了给两个孩子更好的生活, 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

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还好说,但对于那些普通的工薪家庭,很多孕妇怀上二胎后,再不敢随便辞职,即使工作不如意也每天挤着公交、地铁去上班。

经济上的压力,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二胎宝**妊娠反应更强烈。

以上诸多问题,使助孕的身体及精神,都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自然比头胎辛苦些。

因此,打算要二胎的话,提前做好三项准备很有必要,别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遭罪。

备孕二胎需要做的准备:

1、调养身体,做好孕前体检

决定要二胎时,要先到医院做个全面的体检,再根据体检结果决定怎么调养。

年龄、身体及心理状态,都是影响孕育结果的重要因素, 二胎与头胎的生育间隔至少要在一年以上,若比较好的胎是剖腹产则需间隔两年以上。

给身体恢复的时间,才能让助孕和二胎宝宝都更好受。

2、提前跟家人商量好分工

怀上二胎后,大宝的事情需要其他家人多分担一些,哪些教育方式要注意的, 提前说明能减少很多可能的矛盾。

二宝出生后,多求助家里的老人助忙,或者请个月嫂,别忽略了大宝的感受。

3、孕期科学护理,放平心态

已经是第二胎了,有了头胎的经验,该怎样补充营养,调理心情都该心里有数。

因此在这方面不必太过焦虑,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适量运动,保持平静心态, 产前产后都注意保养身体就好。

总之,生育二宝并不容易,决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准备完全后再要二胎,这是对自己、孩子和家人较负责的做法。

各省市试管婴儿攻略
广州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香港
澳门 河南 安徽
福建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云南
浙江 台湾 广东
广西 内蒙古 宁夏
西藏 新疆 海外

相关阅读

展开

推荐阅读

推荐标签

相关知识

友情链接

ivf

pgs

news

Copyright © 2018-2024   Powered By 孕诚育儿网  备案号:粤ICP备2024020106号

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